近日,河南省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揭晓,荥阳市在全省104个县(市)中取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。
此次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荥阳市34个部门,90多名业务骨干连续三天两晚辛苦录入,成绩较去年郑州市营商环境评价取得了长足进步。全市总体得分由66.17分增长到83.61分,客观指标表现排名全省第12名,企业满意度表现为全省第7名,总成绩排名第2。
好的成绩得益于日常工作的积累,荥阳市按照按照上级要求,比照先进地区经验做法,成立了市委书记、市长任组长的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,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统筹调度,确保工作高质量推进。明确各单位责任分工,成立工作专班,出台月报制度、专项考评和年度考核制度,建立省、郑州市重点工作任务台账和荥阳工作要点台账,实行月报制度、双月考核、季度例会、年度考核机制。同时,针对2019年郑州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存在的问题、短板,出台《关于做好<郑州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(2019年)荥阳市篇>存在问题与建议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》,并建立工作台账,针对存在的问题、短板进行整改,实现以评促改、以评促优的效果。
从此次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上看,荥阳市微观营商环境优秀,企业营商便利度较高。不动产登记、执行合同、招标投标、政务服务、信用环境等细分指标表现优异,分别进入全省前30名;开办企业、办理建筑许可、获得电力、获得用水、获得信贷指标表现良好。
不动产登记指标,资源规划局聚焦“一网通办、一次办成”,深化“政银合作”,推行“全城通办”,探索试行不动产登记承诺制和新建商品房“交房即发证”模式,实现“当天办、当场办”,国有建设用地“交地即发证”;推出公众微信号查询登记进度,微信、支付宝线上缴费,邮政快递证书免费邮寄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。
执行合同指标,法院从缩短办案时间、降低办理成本、提高便利度出发,案件电子送达率超过80%,本地解决商业纠纷平均耗时约130天,“无产可破”案件3个月内审结,其他简单案件6个月内审结;所有民事案件争取在1/2审限内审结,案均审理天数40.79天,达到优秀水平。
招标投标指标,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、远程异地评标、投标电子保函、CA互联互通、投标保证金自动退还、招标文件免费领取;取消市场主体信息库人工验证和必须办理CA下载招标文件限制;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“信用郑州”平台对接,强化了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。
政务服务指标,政务服务大数据局围绕平台、业务、数据、制度四个维度,推行“一口受理”、“一网通办、一次办成”,明确权责清单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;政务大厅对接郑州市平台,实现了PC端、手机端、自助端、实体窗口为一体的“四端协同”,达到了简化办、就近办、移动办的现代政务“新服务”。
开办企业指标,市场监管局从降低办理成本、压缩办理时限、提高便利度出发,全面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,线上开启“一网通办、一日办结”服务,与审批人员零见面即可领照,线下建成“企业开办专区”和“企业开办专窗”,七个涉企业务集中开设窗口,新开办企业5个环节“一窗办理”。
办理建筑许可指标,住建局创新审批模式、精简审批事项,多次在省、郑州市级简报推广先进经验,市“工改”组通过“联合测绘、联合审图、联合验收、多评合一、清单制+告知承诺制”、工程建设项目分级管理等模式方便企业办事,审批事项由122个缩减至96个;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总流程由74个工作日压缩至61个工作日;小型低风险项目审批流程压缩至2个阶段、5.5个工作日;竣工验收时限缩短到15个工作日,一次上门即可完成全部验收流程。
“营商环境没有zui好,只有更好”,荥阳市将以此次评价成绩作为新的起点,对标先进地区,持续优化政务、市场、政策和法制营商环境,不断巩固和提升工作成果,助力荥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。